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按摩 > 艾灸>正文

推拿按摩的治疗八法

   来源:www.anmo.net 责任编辑:上海按摩网 点击:

分享到:

    按摩和其它的中医学科一样,在治疗上分为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

    温法的作用是温阳散寒,适用于虚寒证。常常使用摆动、摩擦、挤压等手法。如脾肾阳虚而至泄泻者,可按、摩、揉中脘、关元、气海穴以温中散寒;一指禅推、擦肾俞、命门以温肾壮阳,从而达到健运脾胃、温补命门的目的。

    通法的作用是通导壅滞,祛除病邪。凡人体受到寒、湿、热而至经络壅滞受阻时,皆可用此法。临床常用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但手法不能呆板,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兼施,才能达到通经络的目的。如拿肩井、擦胁肋可通气机,点、按、剥离背部腧穴可畅通脏腑之气血。

    补法的作用是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之衰落。凡属虚证皆可用此法。临床常以摆动类、摩擦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刺激,按摩时间宜长。“腰为肾之府”,临床常用补腰肾、补脾胃之法,多为缓补,少用急补。急补如虚脱昏、厥急症,掐点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泻法的作用是泻其实邪,用于下焦实证。多选神阙、天枢、长强等穴位用一指禅推、摩法治疗。如食积便秘者,用一指禅推、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可起到泻实消积的作用。阴虚火旺、津液不足而至大便秘结者,顺时针摩腹治疗,能起到通便不伤阴的补虚泻实作用。

    汗法有发汗解表、祛风散邪的作用。适用于外感表征。治疗的部位主要是头部的印堂、阳白、太阳、头维、百会;头颞部、颈项部的风池、风府、大椎;肩部的肩井;背部的风门、肺俞;上肢的曲池、和谷。手法主要是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等。

    和法有调经脉,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所引起的病症。如肝胃气痛、脾胃不和、月经不调、周身胀痛等证,均可使用此法。“和”法又可分为和气血、和脾胃、舒肝气三方面。和气血取四肢、背部相关腧穴和肩井;和脾胃、调肝气取胁部的章门、期门,腹部的中脘和背部的肝、脾、胃俞等穴。以扌衮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搓法、拿法等手法治疗。手法宜柔和平稳、频率较慢。

    散法有活血散瘀、消肿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适用于痈肿、症瘕积聚、气滞胀痛等证。一般以摆动类、摩擦类手法为主。要求轻快柔和,多用于发病部位。

    清法有清解邪热的作用,用于实热证、虚热证、表热证,常用摩擦类手法。如气分实热者,轻推督脉(大椎至尾椎),以泻气分实热;虚热者轻擦腰部,以养阴清热;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大椎至尾椎),以清热凉血;表实热者,轻推背部膀胱经(自下而上);表虚热者轻推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以清热解表。

Copyright @ 2026,www.anmo.net  All Right Reserved. 上海按摩网 版权所有 业务QQ:540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