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常常被朋友问起:哪里的Spa最好?我首先会把问题细分:“是问环境?问产品?还是理疗师水平?”之后我再分门别类地解答:“某处硬件极好,其他的不敢保证。”或:“要看想带去体验水疗的客人是哪里人,中国人、日本人、或者老外都会有不同喜好。”甚至:“上次去甲水疗中心感觉很好,但不知道给我做理疗的某某人还在不在,听说已经跳槽去了乙水疗……”而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把10分作为满分来评价一个水疗,我会把其中的6-7分放在理疗师的身上。
包容和疗愈的气场 好的理疗师,就如同是一个可以彻底令我放松的家人,可以在她/他面前暴露出自己精神和肌体的弱点,自然相处,随意聊天,接受她/他为自己服务,调整自己的状态。并非迷信,好的理疗师必须具备包容和疗愈的气场。
气场是什么?google说是对他人的影响力,佛道观念说是人体生命强弱的表现,西方解释为能量和能量的传递。
我在巴厘岛的四季酒店曾体验过一个叫做Craniosacral的能量理疗:我唯一做的就是和衣仰天平躺在理疗床上。胖胖的理疗师用她温暖的手握住我的双脚,轻轻抬起,而只经过大约5-10秒,我就立刻进入梦境一般的半睡眠状态:闭起的眼前如同电影屏幕般闪过一些色彩斑澜的、却什么都不是的画面,同时我能感到我的血液在身体里流动快很多,仿佛像被温水冲刷身体一样。似乎睡着了,却也知道胖理疗师在移动她的手:她的双掌慢慢移动,插伸到我的腰下、后背、最后是头部⋯⋯很轻很暖的手。我的身体放松到了极点,沉重如磐石地躺着纹丝不动,完全不像平时做脸时那样,随时希望改变姿势以放松自己僵硬了的部分关节。那次仰面朝天的60分钟似乎只有10分钟那样短暂,飞速地、令我眷恋不舍地过去了。事后,我跟四季集团的水疗总监Brian Hathaway描述细节的时候,他说这类能量类的理疗与不同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他说自己第一次体验的时候眼泪都忍不住流下,感觉情绪无法控制。而另一位原洲际集团的水疗总监Gregory Payne则说,在他一次和另一位能量理疗师授课的经历中,当理疗师的手刚刚触摸他的双脚(当时他作为助教被做了演示模特),周围观看的人就发现他的身体下沉了好几公分,而他本人则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放松感。
这种具有强大气场的理疗师确实大有人在,很多也是受训后逐渐有了更强能量的。Gregory, Brain还有我并不是因为从业于水疗行业而相对敏感,其实任何人都具备自身的气场,只是强弱有别。我上述的故事不过是说明,事实上确实存在有意识的、高等的能量交流,用以达到理疗目的并放松身心。
也许你会说:拥有这么高级能量的理疗师找不到!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整洁的仪容、温雅的态度、恰到好处的言谈、不虚伪的客气、放松而熟练的理疗手法、从容而利索的举止也就是最简单的气场,直接反映出理疗师的气质和水准。作为客人,谁都愿意找能令自己感觉舒心的理疗师呀!这就好像每次用同一个美发师那样,自己要做的只是坐下,无须开口,她/他已经知道什么样的服务能令你满意,也知道如何说服你不要去尝试一定失败的发型、或选择适合你的染发剂;在你没有吃饭的时候贴心地给你一些你喜欢的小点心;甚至听你说一些工作上的牢骚话……这样熟知的朋友关系,如何能不保持长久?这就是包容和疗愈的气场,没有人会拒绝真心嘘寒问暖的朋友,当客人支付的金钱达到了精神层面的价值反馈时,物超所值的感受会令其成为该水疗该理疗师的固定常客。
实质的理疗质量 水疗在中国并非催眠、心理辅导课或者气功疗法,绝大部分倔强的中国客人要求的是实质的理疗质量,是他们躺到水疗床上直接体验到的项目的质量,质量的直接传递者也就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理疗师。
“目前中国的水疗培训不够系统化,一般情况都是老板投资之后,请一位培训师培训自己的员工,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期一般是一个月到三个月。因有些理疗师之前没有按摩经验,所以短暂的三个月培训是达不到水疗标准的,即便该理疗师足够认真和聪明。”北京京臣保健总经理张伟告诉我们。京臣一直以来没有间断过对员工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他们的理疗师都具备一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理疗师和经营者一样,有责任保证客人的安全,提供健康有效、令客人满意的理疗项目。他们必须接受完全专业的培训。”蓓丽雅的培训部总监李艳君说,“例如蓓丽雅的产品种类繁多,理疗师必须知道正确使用的方法和手法。当一切都恰到好处的时候,才能给客人一个美好的水疗体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培训理疗师掌握足够的产品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
培训之中反复被强调的还有“ 用心”,这也就能解释如何在理疗过程中产生正面的气场。当项目被一个怀着强烈职业自豪感和爱心的理疗师熟练地操作之后,感受一定不同于一个心不在焉、赶着下班的姑娘。即便理疗师水准再好,有些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的举措绝对不可取。我在北京去一家水疗体验,当时很忙,客人很多,理疗师省去了让我泡脚的前奏,也没有让我在冲凉后换上浴袍,而是匆忙地让我裸身躺上了按摩床开始她技术很好的理疗。但说实话,我的整体感受并不好。可见水疗行业的“用心”是顾全于谨小慎微之细节的,了解客人需求和感受的,也是不可以偷工减料的。这些也是理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规范”也被SpaChina杂志的老朋友——香港的水疗人士Annie Fung反复强调:“你不想你的理疗师把掉在地上的毛巾重新盖到你的脸上吧。”这是她在08年上海水疗研讨会上的原话。
稳定的忠实员工 在中国,各水疗业主和经营者最大的苦楚就是员工不够稳定,更换频繁,且培训后很快离职,新人的培训需要源源不断地接上才能保证水疗的正常运营。试想客人如果每次到达该水疗后发现自己的理疗师还在“休假”,(通常休假是理疗师辞职的措辞,因为怕客人去追寻该理疗师而流失客源,或因为当初客人买卡成为会员消费是因为赏识该理疗师的缘故)客人就一定会对这个水疗不断变化员工而产生不信任感。好在大部分已成规模的水疗集团或企业已经把员工的培训和扶植放在首要,集中力量培训员工,以求保证人员供给,从而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
“作为经营者,我们应当了解员工离开的真实原因。我们要检讨是否为员工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是否满足了员工的内心真实需求,如学习深造、晋升发展、工作成就感、个人价值实现等。”总丽池中国(CEO)会所总经理毛一茗说:“给员工设立梦想,让员工看到希望,使员工看到未来就是我们做企业的人要做的,因为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悦榕庄下属的悦榕SPA学院在培训基础理疗的同时,则给理疗师准备了为升迁而设计的速成简易培训,让他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未来走向,只要理疗师的能力允许,集团就随时提供升迁机会。